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

《三牲獻藝》的音樂問題


2015《三牲獻藝》同名專輯-「空獸」形象PV



《三牲獻藝》是一個新的電子音樂跨界長程計劃,也是一個全新形態的電子音樂演出團體,- 由知名音樂製作人 - 柯智豪所發起,加上另位兩位音樂圈重量級電音製作人 - 鄭各均(Sonic Deadhorse)、黃凱宇(fish.the)所組成;並由年輕策展人賴士超、民- 俗顧問許泰英及VJ(即時影像投影/演出)邱群、落差草原 WWWW(立體裝置/主視覺形象製作)等所組成的藝術團隊 - 《天語公社》參與製作。



之前就有注意到他們好像在弄一個類似這樣的東西,我去龍山寺看北管戲也有看到一群年輕人(其他都是老人),後來才知道應該是他們在收音。


我其實沒有很喜歡這個概念,不管從創作概念還是音樂表現來看,並沒有超出林強跟Fish2002年搞的《歡樂電子中國年》太多,而且現在Fish就在這個團隊裡面,我不清楚為什麼過了這麼多年後,還需要再舊調重彈做差不多的東西,只是那個時候音樂中對於傳統的「中國想像」,被抽換為時下流行的「台灣想像」。


焦慮如屍如詩


Louie Lu
「『不好笑怎麼辦?』這個焦慮應該會伴隨我一生。」

看到爆爆的這則發文,我才發現一些事情。

我一直很羨慕爆爆的自由自在、隨便嘴砲的狀態,因為那是我完全做不到的,他的發文總是短短幾句話就引人發噱,抓住人的目光,隨便發個句點都會有幾十個讚和好多留言。

我也想成為這種光是站著不動就讓人發笑和開心的人,但我偏偏就是常常一臉漠然,在某些「被要求」要讓人發笑的交際場合,我總是放不開自己,讓自己做出那件「被暗示」要做的事。

卻原來他的笑點來自於他的焦慮:「不好笑怎麼辦?」同樣的,一個人有著別人羨慕的長處,對那個人來說往往是焦慮與痛苦的來源,因為無法達到的痛苦而努力,卻又因總是不足而痛苦。

評論的現在


來綠島沒有帶任何一張實體CD  我還以為我撐得住,但綠島不安定的生活總讓我有種空虛感,我也說不上為什麼,只是知道這是一種有如不吞下去就要吐出來的服藥嘔吐感,後來我才懂了。  我還以為在三週後重新摸到實體CD的那一刻,我的身體會發生什麼微妙的變化,讓我可以寫在臉書上說嘴,結果也沒有。  我反覆比較用wma檔和用Spotify播放這張專輯有沒有差別,後來發現果然沒有任何差異,因為輸出聲音都是同樣一台台大金興發買的便宜喇叭。但這是我現在唯一的播放工具啊。  我非常喜歡無聊的環境音。  我喜歡聲音經過空氣的聲音,不喜歡聲音在耳機裡的聲音,即使耳機裡會聽到很多音樂的細節。我坐公車和火車時寧願聽單調的車聲(即使我一直覺得很有趣),也不願拿出耳機塞住我的耳朵。 跑步時也是;我非常喜歡無聊的環境音。 當我坐在電腦前認真聽完蔡依林的專輯一次,即使我已經在Spotify聽過不少次了,其中有幾首歌不知道在youtube聽過幾遍了,但我終於第一次感到「擁有」這個聲音了。  我不知道這種感覺從何而來。  說起來大概是上一個世代的科技感正在束縛新一代科技感吧,科技感也有所謂「政治正確」或說「世代正義」,就像那些擁戴實體黑膠或CD的臉書社團所說的;但我從來不信這些,甚至有些逃避這樣的說法,深怕被什麼思想束縛住。 但我還是拼命買實體CD,並且覺得一張音樂沒有入手,即使在網路上下載聽過再多遍都是虛幻的。  那你說的不是自相矛盾嗎?還說不想被束縛,結果行為卻是最保守的那一派?  我並沒有否認實體CD給我帶來的「真實感」,只是從更高的角度來看,以實體CD來批判mp3檔案實在太虛幻了,因為它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科技虛幻想像的集合體,即使黑膠也是一樣。  黑膠跟CD不也是錄音技術重新後製出來的「作品」嗎?這跟所謂「原音」或「現場音」已經有一段距離了吧?mp3的音質效果不會形成新的世代聆聽經驗嗎?更遑論我們現在的音樂聆聽經驗大多透過youtube這樣的網路媒介。  或許我們無法發覺這樣的聆聽系統對我們生活的改變,但我相信我們的聆聽結構一定早就改變了,只是現在無法明確指出而已。黑膠或CD在某種「情況」或「情境」下確實會有比較好的音效,但我更希望肯認當下聆聽情境的存在,並且融入一般大眾的聆聽結構中,所以我甚至喜歡聽夜市店家播放的韓國流行音樂,(開始聽韓樂之後出現的有趣現象,我可以站在店裡一首一首回憶團名和歌名,畢竟我大部分的歌都聽過,這也是一種趣味)發現與我在youtube或者CD中聽起來有很大的不同,而我並不會把兩者當作是「同一首歌」。  但我心中還是惴惴不安。  從我回頭開始大量聽流行音樂之後,我的評論就開始遇到難題。因為小眾音樂的歌手製作專輯的方式通常是較個人的、有主見的,「存在感」比較強,所以評論可以以專輯為單位。  但流行音樂複雜多了,一個歌手或團體的曲風或走向,需要考慮更加複雜的因素,且一張專輯往往包含各式曲風,通常也很難用一個脈絡來完整貫穿,簡單來說就是要「拿來賣」而已,哪有那麼複雜的個人思想演變?  但流行音樂可以面對更複雜的受眾,與時代環境的互動也更加明顯,一首出名或出色的流行歌,可以佔據一個人對某一段時間的記憶,作為未來召喚記憶的重要節點,甚至足以代表一段時間如一年中某個區域的變化,雖短期內無法感覺,長期來看就有非常明顯的變化,時代風俗的轉移也就在這首歌包覆的風景中,這是流行音樂最微妙也有趣之處。  我應該要更放鬆點。  自從聽流行音樂之後,我的聆聽習慣已經改變了,並在不知不覺中到達一個我無法承受,最後才發現真的已經回不去的地方,而最近就是那個高峰點。  應該要讓自己更放鬆點就像肌肉緊繃運動的話容易受傷,要讓肌肉放鬆一點,我也要放鬆自己對於這種載體的恐懼,才可以停止那種漫天無際不斷襲來的碎裂感,好像自己喜愛的東西就要從眼前剝離消逝掉一般。  而評論要在這點確立之後才能夠發生。  而我其實也害怕評論這個載體。所以我也一直拒絕它,轉身逃亡。大部分文章都是被追到無路可走的時候的「半被迫」產物,我無由地害怕它奪走我,「我」。到底要不要正面迎敵呢?我現在還在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