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次國共合作:共赴國難
「國父」假意答應左派的邀請,直入敵營巢穴,並call人來搬走整套思想與武器。「國父」的同伴,都是些面目模糊的人,在電影中一點獨立人格都沒有,「阿中」當然就是「蔣中正」,「A漫」不曉得指誰,搞不好是暗示孫文的蘿莉控屬性。「國父」人馬面目的模糊,暗示這是一部以中共史觀為主的電影,在中共史觀中,除了革命之父孫文先生之外,其他人當然都不太清楚也不重要,具有很深的諷刺性。
「國父」的執行計畫模式其實頗不合理,既然整套思想都搬過來了,那至少學聰明一點,改個行動日期或換個面具吧?暗示孫文並不是一個有思想能力的人,除了抄襲左派思想之外,無法有自己的想法,以致又讓左派份子有機可乘。另一方面,左派也認為「國父」一定會當天行動,只要最後把車開走就好,也是腦袋簡單到不行,結果還真的矇到了,可見左派除了亦步亦趨套用社會主義之外,自己也沒有創造思想的能力。看兩群笨蛋在中國的土地上像小屁孩一樣打架,這段歷史看了不會令人難過嗎?
左派的機會,就是假意「共赴國難」,實則是聯合次要敵人消滅主要敵人,再藉機消滅次要敵人,行動當晚的銅像,因而又具有二戰敵國日本的含意,寓意也就更加複雜化。這群人要偷走的東西,永遠都帶有「要拿去賣錢」的價值轉換意,而有虛化、虛構意義的轉換機制,「爭奪」這件事看似非常重要,事實上意義又被自己取消掉。首先是拿去賣錢平衡貧富不均的表面義,對台灣人來說,誰是孫文根本就不重要,賺錢才是要緊事,有趣的是孫文就在我們的鈔票上,結果是「賣孫文得孫文」,平衡貧富差距的想望就這樣被虛構掉了。孫文銅像作為威權體制塑造的國民黨神話,近年來喊拆的呼聲漸高,今年年初就發生台獨群眾拉倒台南孫文銅像事件。到底拆還是不拆,重點並不取決於政府或人民的立場,而是是否成功虛構化孫文的歷史神話,使孫文銅像的政治意涵不再,只要虛構化能夠成功,就算孫文和蔣介石繼續待在校園裡也沒差,大家只會當笑話來看。以此角度而言,這部片的符碼操作就是虛構化國民黨神話的「行動藝術」。
|
都有人做好這種圖了 |
進入歷史的脈絡中,銅像先是象徵清廷的「老法統」,國共兩黨都想要取得「革命」的解釋權以掌握「正統」的傳承,但「革命」到底長什麼樣,還是取得勢力的人說得算(看看兩岸的歷史教科書就知道),也就是說,「革命根本就不存在」,清廷的老法統還是繼續延續著,看看兩黨貪官污吏和專制思想的「優良傳統」就知道。銅像接著象徵「中國」或「大中華」這種泛民族主義概念,正是兩黨爭奪的核心概念,但到底是先有這個概念才爭奪,還是爭奪了之後,這個概念才「誕生」呢?意義虛構模糊了因果關係,正好道出歷史的曖昧性。事實上大中華民族主義是在清末的外強壓迫背景下產生的,而非國共兩黨至今仍不停建構的先有「大中華」架構才有抗爭,中共以此壓迫圖博(西藏)、東突厥斯坦(新疆)和南蒙古人民,國民黨拿來壓迫台灣本土意識,根本就是一丘之貉,哪來的「爭奪」?我看再爭奪下去左派和「國父」都快變情侶(?)了。
最後是以銅像為共同敵人日本的象徵,以共赴國難的「姿態」想要消滅日本,彼此卻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互相扯後腿,正是計畫執行當晚的寫照。也就是說,他們根本不把日本當作敵人,敵人正是跟自己戴有相同可笑面具的「同志」,暗示國共雙方根本就使用相同的思想武器,搞到後來根本分不出彼此,要互相攻訐也變得萬分困難,因為只要指出別人的問題,己方就被自己打臉了。最後當然只能回復最原始的肢體鬥毆,脫下面具完全只為了權力爭奪的野性而鬥毆,就是在西門町街頭上演的小屁孩互毆戲碼,那就是國共內戰的原汁原味呈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