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
評論的現在
來綠島沒有帶任何一張實體CD。 我還以為我撐得住,但綠島不安定的生活總讓我有種空虛感,我也說不上為什麼,只是知道這是一種有如不吞下去就要吐出來的服藥嘔吐感,後來我才懂了。 我還以為在三週後重新摸到實體CD的那一刻,我的身體會發生什麼微妙的變化,讓我可以寫在臉書上說嘴,結果也沒有。 我反覆比較用wma檔和用Spotify播放這張專輯有沒有差別,後來發現果然沒有任何差異,因為輸出聲音都是同樣一台台大金興發買的便宜喇叭。但這是我現在唯一的播放工具啊。 我非常喜歡無聊的環境音。 我喜歡聲音經過空氣的聲音,不喜歡聲音在耳機裡的聲音,即使耳機裡會聽到很多音樂的細節。我坐公車和火車時寧願聽單調的車聲(即使我一直覺得很有趣),也不願拿出耳機塞住我的耳朵。 跑步時也是;我非常喜歡無聊的環境音。 當我坐在電腦前認真聽完蔡依林的專輯一次,即使我已經在Spotify聽過不少次了,其中有幾首歌不知道在youtube聽過幾遍了,但我終於第一次感到「擁有」這個聲音了。 我不知道這種感覺從何而來。 說起來大概是上一個世代的科技感正在束縛新一代科技感吧,科技感也有所謂「政治正確」或說「世代正義」,就像那些擁戴實體黑膠或CD的臉書社團所說的;但我從來不信這些,甚至有些逃避這樣的說法,深怕被什麼思想束縛住。 但我還是拼命買實體CD,並且覺得一張音樂沒有入手,即使在網路上下載聽過再多遍都是虛幻的。 那你說的不是自相矛盾嗎?還說不想被束縛,結果行為卻是最保守的那一派? 我並沒有否認實體CD給我帶來的「真實感」,只是從更高的角度來看,以實體CD來批判mp3檔案實在太虛幻了,因為它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科技虛幻想像的集合體,即使黑膠也是一樣。 黑膠跟CD不也是錄音技術重新後製出來的「作品」嗎?這跟所謂「原音」或「現場音」已經有一段距離了吧?mp3的音質效果不會形成新的世代聆聽經驗嗎?更遑論我們現在的音樂聆聽經驗大多透過youtube這樣的網路媒介。 或許我們無法發覺這樣的聆聽系統對我們生活的改變,但我相信我們的聆聽結構一定早就改變了,只是現在無法明確指出而已。黑膠或CD在某種「情況」或「情境」下確實會有比較好的音效,但我更希望肯認當下聆聽情境的存在,並且融入一般大眾的聆聽結構中,所以我甚至喜歡聽夜市店家播放的韓國流行音樂,(開始聽韓樂之後出現的有趣現象,我可以站在店裡一首一首回憶團名和歌名,畢竟我大部分的歌都聽過,這也是一種趣味)發現與我在youtube或者CD中聽起來有很大的不同,而我並不會把兩者當作是「同一首歌」。 但我心中還是惴惴不安。 從我回頭開始大量聽流行音樂之後,我的評論就開始遇到難題。因為小眾音樂的歌手製作專輯的方式通常是較個人的、有主見的,「存在感」比較強,所以評論可以以專輯為單位。 但流行音樂複雜多了,一個歌手或團體的曲風或走向,需要考慮更加複雜的因素,且一張專輯往往包含各式曲風,通常也很難用一個脈絡來完整貫穿,簡單來說就是要「拿來賣」而已,哪有那麼複雜的個人思想演變? 但流行音樂可以面對更複雜的受眾,與時代環境的互動也更加明顯,一首出名或出色的流行歌,可以佔據一個人對某一段時間的記憶,作為未來召喚記憶的重要節點,甚至足以代表一段時間如一年中某個區域的變化,雖短期內無法感覺,長期來看就有非常明顯的變化,時代風俗的轉移也就在這首歌包覆的風景中,這是流行音樂最微妙也有趣之處。 我應該要更放鬆點。 自從聽流行音樂之後,我的聆聽習慣已經改變了,並在不知不覺中到達一個我無法承受,最後才發現真的已經回不去的地方,而最近就是那個高峰點。 應該要讓自己更放鬆點就像肌肉緊繃運動的話容易受傷,要讓肌肉放鬆一點,我也要放鬆自己對於這種載體的恐懼,才可以停止那種漫天無際不斷襲來的碎裂感,好像自己喜愛的東西就要從眼前剝離消逝掉一般。 而評論要在這點確立之後才能夠發生。 而我其實也害怕評論這個載體。所以我也一直拒絕它,轉身逃亡。大部分文章都是被追到無路可走的時候的「半被迫」產物,我無由地害怕它奪走我,「我」。到底要不要正面迎敵呢?我現在還在想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