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2月21日 星期五

我們的時代──《百年追求》讀後感

原刊於台灣民報  

@林勝韋

    曾有人對我說,很多人對我說,抗議沒有用,你以為政府會因為你們上街就乖乖聽話嗎?以前我不知道怎麼回答,後來我知道了:台灣現在能成為一個民主國家,不就是靠著一代代的人,前仆後繼、流血流淚「抗議」出來的嗎?

    曾有人對我說,很多人對我說,學生的本分就是要好好讀書,想改變社會等以後有能力再做吧。以前我不知道怎麼回答,後來我想清楚了:在一個現代社會中,學生往往是社會的良心,最有正義感、也最有行動力來衝撞與改變。二十世紀的世界民主浪潮,學生顯然是運動主力,這股力量至今未絕。

    這段歷史對我的意義為何?那些教科書不願說清、為師長與長輩不斷扭曲的歷史,到底又代表著什麼?

我曾在教室「學」過,蔣經國時期,是台灣政治最清廉又有秩序的年代。那白色恐怖時期又從何而來呢?一個中國朋友問我,台灣人對蔣經國的印象如何,我竟啞口無言。難道我要把國中老師教我的那套,複誦一次給他聽嗎?但我竟無其他論述可供陳說。台灣的歷史缺乏多元的觀看視角,過去,歷史詮釋權掌握在少數人手裡,如今,歷史詮釋權終於回歸我們手中,難道我們仍噤聲不語嗎?為何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台灣青年,對自己家鄉的歷史認知,竟是如此片面與破碎?

歷史需要多方與多元詮釋,台灣年輕人缺乏的不是歷史教科書,而是破除獨裁統治者的「正統」詮釋,發展自我思考與探究的歷史思維能力。

我出生在一個民主衝撞的年代,在我誕生的前九天,發生了台灣史上最嚴重的警民街頭衝突「520事件」。我感到慚愧,從小學我就知道這個歷史名詞,並因頗近生日而印象深刻,但我卻從未深入探究,究竟這天發生了什麼事,為何農民要上街抗議。直到讀了這本書,我才將此次衝突與日治時期的農民運動串連在一起:台灣曾有光榮的農民運動史,發生在我的母土彰化二林,520事件,可說是銜接歷史足跡的一次光榮戰役。雖然似乎無關,但也引人深思,這些如此貼近我的誕生與血脈來源的事件,為何不曾聽任何長輩述說,必須長大的我自己發掘呢?

出生在解嚴初期、街頭運動最盛的「狂飆年代」,我是否應該重新評估自己的歷史定位?我又該如何評估,這段至今仍被噤聲的「我們的歷史」?


希望這句陳腔濫調,在那些政治人物嘴裡仍然有效:了解我們的歷史,就是了解我們的當下與未來。希望那些對我說教、訓誡的長輩們,先更新一下自己的腦袋。「如果現在是戒嚴時代的話,你早就被抓走了。」很抱歉,我是解嚴後出生的孩子,不知道什麼叫做戒嚴,也不知道什麼叫「獨裁者的恐怖」。我只知道,現在,是我們的時代,是我們繼承前輩優良傳統,令獨裁者厥遺恐懼怖慄的時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